日前,福州市政府印发了《福州市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现对《方案》出台的背景依据、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进行解读。
一、背景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有效遏制我市互花米草危害和扩散蔓延,切实维护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稳定性、连续性和生态系统安全,进一步提升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打造美丽自然生态岸线景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福州市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
二、总体目标
按照“一年明显见效、二年基本清除、三年完成修复、长期加强管护”总体目标和“全民动员、方法对路、科学除治、后期管护、生态提升”的工作要求,分区域、分年度开展除治攻坚行动。全市互花米草除治任务31867亩,其中2022年,完成互花米草除治18782亩,占总任务数59%;2023年,完成互花米草除治13085亩,占比41%。2024年,除治成果得到有效巩固,除治后的滩涂基本得到科学修复(其中20%采取种植乡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生态功能持续恢复,形成较好景观效果。
三、主要任务
(一)区域联动,统筹除治。一是结合互花米草的生物学特性,明确实行区域协调联动除治。二是细化落实属地任务,落斑上图,实行清单化管理。三是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因地制宜选择科学除治方法。四是合理组织施工,加快除治进度。
(二)科学定策,分类修复。一是针对自然保护地、滩涂、航道港口码头港池水域等不同功能分区,统筹制定修复策略。二是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滩则滩”的原则,合理确定修复方式。三是针对属地实际特点,科学选择红树和盐沼类修复植物。
(三)紧扣要点,提升生态。一是结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本地区相关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除治区的生态修复和提升,合理进行岸线景观配置。二是策划实施一批生态环境提升项目,提升滨海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打造美丽海湾。三是选取一批重点区域,配套建设相应的景观、服务设施,形成提升示范片,实现生态惠民。
(四)健全机制,加强管护。一是明确各有关县(市)区要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掌握互花米草动态信息。二是要求落实除治实施单位延伸管护责任,严格实行效果评估和验收。三是求各有关县(市)区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完善日常巡查和清除,确保攻坚成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级建立以市长为总牵头,分管副市长具体负责,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沿海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互花米草除治工作专班,统筹协调除治相关工作。沿海各有关县(市)区政府参照市里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确保任务措施落细落地落到位。
(二)压紧压实责任。各有关县(市)区政府压紧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在除治攻坚期间实行“一周一通报”工作机制,强化跟踪管理,及时分析研判攻坚行动的动态形势,协调解决问题,督促责任落实。
(三)统筹资金保障。按照事权划分原则,互花米草除治、修复费用原则上由各级财政分级承担,市级财政补助总额按除治750元/亩,生态修复1125元/亩(种植红树植物)、750元/亩(种植其他盐沼植物)、后期管护每亩200元/年(暂定补助三年),不足部分由县(市)区承担;生态提升以县(市)区财政投入为主,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四)加强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在榕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和技术优势,为我市互花米草防治提供决策咨询、技术培训、业务指导。
(五)注重全民参与。广泛宣传互花米草的危害性和维护湿地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营造“广泛发动、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促进交流互鉴,提升治理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