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FZ00123-3000-2025-00005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福州市林业局
  • 成文日期: 2025-02-27
  • 标    题: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75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 发文字号: 榕林〔2025〕18号
  • 发布日期: 2025-03-04
  • 有 效 性: 有效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75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榕林〔2025〕18号
来源:福州市林业局 时间:2025-03-04 15:12

福州市农业农村局

蔡国栋等4位代表提出的关于防治非洲大蜗牛的建议》(第1375号)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是世界性的检疫有害螺类,2003年被列入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外来物种。2022年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将其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近年来,非洲大蜗牛在我市部分区域存在蔓延趋势,严重威胁当地生态平衡。根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五部门关于印发<非洲大蜗牛2024年冬季集中清除行动方案>的通知》(闽农综2024〕133号)、《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九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非洲大蜗牛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农综2024〕136号)及《福州市农业农村局等十部门关于印发〈福州市非洲大蜗牛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榕农综2024〕184号)要求,我局组织开展非洲大蜗牛专项整治行动。

、做好监测及预报

(一)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我局按照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进一步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闽农综2023〕23等要求,进一步完善非洲大蜗牛等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协调机制,根据职责分工,强化森林、草原等林业有关区域非洲大蜗牛入侵防控压实部门责任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区域、重 点时段,统筹协调推进。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监测协作网络,加强相邻地区之间、农业与林业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实现对非洲大蜗牛的全方位监测。

(二)全面调查摸清现状。2024年11月,我局组织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开展非洲大蜗牛清查行动,对森林、草原等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按照“边摸排、边灭除”的工作原则,做到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全面摸清非洲大蜗牛分布范围、发生频次、危害程度等信息,合力构建全市非洲大蜗牛入侵信息数据库,为精准防控提供依据。目前,根据摸排调查结果,我市林地范围内暂未发现非洲大蜗牛。

、建立健全防治体系

(一)组织专项灭除行动。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边摸边除”的原则,根据非洲大蜗牛生长特性,在2024年11月-12月,开展集中清除栖息场所行动,针对重点发生区域,以县(市)区为单位,由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会同防控协调机制成员单位,结合“清洁家园”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全面清除非洲大蜗牛的栖息场所,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二)日常组织清理。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森林、草原等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和清理采用集中收集的方式,使用专门的工具将其收集到容器中。对于难以清理的区域或蜗牛数量较多的情况,使用四聚乙醛等杀螺药剂进行处理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喷洒或撒施,同时设置警示标识,防止人畜接触。

三、强化源头预防管控

(一)严格执行检疫规定对非法引进、携带、寄递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强化境内跨区域调运林草种子苗木植物产品等检疫监管,加强对调运环节的检疫检查,对发现携带非洲大蜗牛等有害生物的种苗和植物产品依法进行处理,压实寄递运营企业主体责任,防止外来入侵物种扩散传播。

(二)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建立非洲大蜗牛等外来入侵物种日常监管机制,加强网格化巡查管理,畅通信息互联渠道、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切实推进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提升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控能力和长效治理水平。

、加强宣传和培训

 (一)加大宣传力度。2025年1月举行的科技三下乡活动中,发放宣传海报、《非洲大蜗牛防控手册》等材料1000多份,向群众科普非洲大蜗牛等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知识提高公众对非洲大蜗牛危害的认识和警惕性,鼓励公众发现非洲大蜗牛后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形成全民参与的监测格局为我市防控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强化检疫人员培训建立并发挥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及防控专家组的作用,组织开展专项培训,对灭除非洲大蜗牛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指导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科学处置能力。定期组织检疫人员参加非洲大蜗牛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检疫人员的业务能力,掌握最新的检疫技术和相关法规政策。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确保检疫人员在日常检疫工作中能够及时、有效的防治非洲大蜗牛。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开展常态化监测,建立非洲大蜗牛等外来入侵物种监测制度,构建全市监测网络防控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加强监测信息共享,在非洲大蜗牛的活跃期、休眠期前,定期分析研判发生、扩散趋势,评估危害风险,及时发布预警预报,提出应对措施,指导开展防控。

(二)加强科教宣传措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抖音等媒体做好宣传,增强公众认识和防控意识,为我防控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建立并发挥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及防控专家组的作用,组织开展专项培训,对防治非洲大蜗牛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指导,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科学处置能力。

 

领导署名:张朝漳

人:黄闽东

联系电话:13960799669

                                

                                                                                   福州市林业局

           2025227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
视频解读
媒体解读
图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