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崛起新永泰
时间:2014-12-26 08:28 浏览量:

■记者张铁国通讯员董扬洁
  马年岁末,永泰群众翘首以盼的刘岐大桥正式通车,永泰南城片区青云山综合体、冠景春城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实现了与县城主城区的“无缝对接”,永泰大城关正呼之欲出。
  “才三四年时间,县城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生态也越来越优美了!”永泰樟城镇居民张家强自豪地对记者说。
  构筑大城关,建设以绿色产业为主的山水生态旅游城市,以生态发展带动城市品位提升,是永泰近3年来的发展思路。2011年7月,在永泰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永泰县提出“致力绿色崛起,建设美好永泰”的发展战略。3年来,永泰以建设“国家级生态县”为契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出一条符合永泰实际的绿色崛起之路,以青山绿水扬名八闽、享誉世界。
科学规划,统筹发展
  永泰县委县政府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坚持县域统筹一体化发展,全力构建“绿色永泰”,形成了“一个中心,两翼齐飞,三线并进”的空间布局。
  “一个中心”,即以大城关为中心,建设二环路、三环路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做大城关。
  “两翼齐飞”,即东翼以葛岭小城镇为核心,发展生态工业、休闲旅游业、房地产业等产业,打造永泰“十三五”期间新增长极和经济副中心;西翼以嵩口、梧桐为重点,加快嵩口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做大做强温泉旅游产业,带动大樟溪沿岸乡镇整体发展。
  “三线并进”,即打造“县城—云顶、塘前—葛岭—赤锡—嵩口、县城—同安—大洋—霞拔”三条现代乡村旅游线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产业齐飞,华丽“蝶变”
  12月20至21日,通过福永高速公路自驾车前往永泰葛岭镇天门山景区、岭路乡中国云顶景区周边观赏梅花的市民络绎不绝。
  “这儿PM2.5浓度全省最低,空气非常清新。既可洗肺,又能赏花,我们当然喜欢来!”一位在云顶附近休闲赏花的市民一边给家人拍照一边对记者说。
  在福州及周边地区市民看来,永泰这两年无疑是一个周边游的最好去处。从昔日乏人问津的贫困县到今天的“最佳旅游目的地”,永泰县委县政府这几年在产业的科学谋划和深度推进上下足了工夫。
  去年,福永高速、向莆铁路相继通车,永泰随之融入福州半小时经济圈。打破交通瓶颈后,永泰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持续壮大休闲度假旅游业,结合“一山(青云山)一水(大樟溪)一古镇(嵩口镇)”,打响健康养生、体育运动、大青云山、乡村度假四大品牌。3年来,永泰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温泉小镇及养生发展论坛,连续3年举办了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让永泰山水名扬天下。
  如今,县里正在规划赤壁至云顶观光小火车项目,盘活云顶、青云山、天门山、赤壁等景区资源,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游览观光带,形成福建旅游新地标。而建设中的嵩口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正在台湾团队的精心打造下,深度提升乡村旅游内涵。
  旅游业不断壮大的同时,生态工业也粗具规模。
  信息化产业方面,在永泰县葛岭镇,以中海创为龙头的信息化产业园区正加快建设,将打造成集软件开发、现代制造业综合服务、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与展示于一体的智慧、和谐、低碳示范区。去年该园区为永泰贡献税收7000多万元,5年内项目年产值预计超过100亿元、税收超过2亿元,10年内年产值超过500亿元。未来,随着上下游企业进驻和产业链的完善,有望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永泰以海西(永泰)创意产业园为平台,引进精密仪器、高端钟表等项目,引导工业设计、网络动漫、文化创意等关联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集聚发展。今年下半年,永泰文化创意产业向深度推进。9月至11月,2014年永泰旅游文化嘉年华活动在永泰拉开帷幕,活动包括“第六届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福建省烹饪技能竞赛”“第二届永泰旅游美食节”等,加上随后举办的“未来影像—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系列活动,一次次提升永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方面,永泰引进福州南车新型交通装备综合产业基地项目,带动电气牵引系统、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配套部件生产企业落地,形成以轨道交通装备为主导,材料、电子、机械等产业相互支撑的产业集群。
深化改革,山水“成金”
  让山水资源变成钱,是永泰数代人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如今,这个梦想在今天的永泰人身上得以实现。这几年,永泰积极向改革谋红利,向创新要动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包括山林、水等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积极发展抽水蓄能、养生、供水等产业,奏响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时代强音。
  大樟溪被列入福州市第三战略水源地,成为平潭综合实验区、闽侯、福清、长乐等县(市)的重要规划水源地。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目前,大樟溪水权交易试点提上议事日程,有望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首个水权交易试点,一旦启动交易,预计可为永泰带来每年2亿元的财政收入。
  林权赎买同步推进。永泰计划投入8.3亿元,将群众手中的20多万亩商品林,通过政府赎买的方式收归国有,盘活国有林业资源,把林业资源变成资本,并充分利用这些林地、林木和林荫等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带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实现跨越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共进。
  ……
  今年1至9月份,永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34亿元。1至11月,完成工业总产值53.3亿元,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8.0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两路”)65.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亿元,内资实际到资24.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98万美元。各项指标比3年前基本上实现了翻番。
  “藏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今天的永泰,正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在绿色崛起之路上迈步前行!

来源:林业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