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罗源国有林场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授牌及首期实践教学活动成功开展
时间:2025-06-23 17:18 浏览量:

  6月15日,罗源国有林场与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在北际管护站工会驿站·森林驿站举行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铭牌交接仪式。作为省内重要生态屏障和林业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林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森林植被涵盖杉木、马尾松、柳杉、湿地松、木荷、油茶等主要人工林及丰富乡土树种,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理想场所。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产学研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活动首日,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2022级生物安全专业师生一36人在林场技术人员的向导下,深入北际工区重点林区开展现场教学在林场技术人员导下,师生们实地考察了森林植被分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重点学习了动植物分类识别技术柳杉毛虫、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等林业有害生物为害表现和综合防治措施。林场在森林培育、病虫害防治领域的丰富经验,为教学提供了优质实践案例。随后,全体人员赴苏区村连罗“井冈山”革命遗址开展红色教育,深入学习苏区精神,强化使命担当。当晚,师生们在北际管护站开展昆虫学实践教学,在管护站周边和防火瞭望台实施灯诱昆虫采集,系统调查记录林区昆虫种类及分布特征,完整实践从野外采集到标本制作的全流程。通过沉浸式实践,学生们的昆虫分类鉴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专业认知进一步深化。

  次日,实践教学活动在罗源湾滨海生态区展开。在卷羽鹈鹕公园水鸟观测点,师生系统观测了水鸟迁徙通道的生态特征,深入理解滨海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措施;在松山围垦展示馆,通过历史资料和实物展品,切身感悟建设者的围垦精神;在北山红树林生态公园,结合巽屿惨案等革命历史和围垦建设成果的讲解,并通过红树林生态系统考察及互花米草治理案例研究,深化了对湿地生态脆弱性、外来物种危害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

  

  本次实践教学充分发挥罗源国有林场的资源、科研与人才优势,打造了集自然教育与专业培养于一体的实践课堂推动理论教学与野外实践有机融合切实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林场专业技术团队也在教学实践中同步提升了业务能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进一步促进合作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来源:福建省罗源国有林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